搜索
  • 11

    X
  • 12

    X
  • 易轶

    X
  • 尹正友

    X
  • 于琦

    X
重复内容

个信|刍议《数据安全技术敏感个人信息处理安全要求》

免费 王文 时长/课时:9分钟/0.21课时 1个月之前
已学:1,255人 点赞 分享 推荐 收藏 设置

分享到微信

声音

  • 普通女声
  • 普通男声
  • 特别男声
  • 性感男声
  • 情感男声

语速

  • 0.7X
  • 1.0X
  • 1.5X
  • 2.0X
  • 3.0X
  • 4.0X

字号

  • 标准
  • 特大
确定 取消

一、适用范围与核心原则

1. 适用范围 

本文件适用于个人信息处理者(含组织及个人)开展敏感个人信息处理活动,并为监管部门、第三方评估机构提供监督、管理及评估依据。

敏感个人信息定义为:一旦泄露或非法使用,易导致自然人人格尊严受侵害、人身财产安全受危害的信息,包括生物识别、宗教信仰、特定身份、医疗健康、金融账户、行踪轨迹信息及不满十四周岁未成年人的个人信息等(附录A明确列举)。  

2. 基本原则 

合法性:仅在特定目的、充分必要且采取严格保护措施的前提下处理敏感信息。

最小必要:非敏感信息可达成处理目的时,禁止收集敏感信息;业务功能结束后应及时删除。

单独同意:基于同意处理的,需取得个人信息主体单独、具体、明确的同意,不得与一般信息捆绑授权。  

全生命周期保护:覆盖收集、存储、使用、传输、删除等环节,需建立分类管理、加密存储、权限控制等机制。

解读:国家标准与《个人信息保护法》的衔接  

《GB/T 45574—2025》作为技术性规范,与《个人信息保护法》(以下简称“个保法”)共同构成敏感个人信息处理的“双轨制”框架。企业需关注二者的协同适用: 

1. “单独同意”的细化要求 

个保法第29条要求处理敏感信息需取得“单独同意”,而本标准进一步明确:(1)同意形式:需通过独立页面、勾选等“特定性动作”完成,不得与一般信息捆绑;(2)书面同意例外:在涉及人类遗传资源、征信查询等场景,需以纸质/电子签名形式留存证据(附录B模板可参考)。  

实务提示:企业应在隐私政策中单独设置敏感信息处理模块,并通过弹窗二次确认,避免因格式条款被认定无效。

2. “最小必要”原则的操作边界 

个保法第6条要求信息处理“与目的直接相关、影响最小”,本标准进一步细化:(1)收集场景限制:仅在业务功能使用期间收集敏感信息(如导航App仅在行程中调用位置信息);(2)功能拆分:若多项功能需收集同类敏感信息,需分项取得同意(如人脸识别用于门禁和支付需分别授权)。  

风险案例:某电商平台因“默认勾选”收集用户生物特征信息用于会员识别,被认定为违反“最小必要”原则,处以罚款并责令整改。 

二、敏感个人信息的识别与界定

1. 识别标准 

符合以下任一条件即视为敏感信息:(1)泄露或滥用易侵害人格尊严(如导致歧视、名誉损害);(2)泄露或滥用易危害人身安全(如行踪轨迹被用于跟踪);(3)泄露或滥用易危害财产安全(如金融账户信息被盗用)。特殊情形:多项一般信息汇聚后整体具备敏感属性的,应参照敏感信息保护;法律法规直接规定的,从其规定。 

2. 分类界定(附录A)  

生物识别信息:基因、人脸、指纹等;

宗教信仰信息:宗教组织、活动参与等;

特定身份信息:残障人士身份、特殊职业等;

医疗健康信息:疾病史、诊疗记录等;

金融账户信息:银行账号、支付密码等;

行踪轨迹信息:连续精准定位信息;

未成年人信息:不满十四周岁者的个人信息;

其他:身份证照片、征信信息、犯罪记录等。

解读:敏感个人信息的分类管理与场景化合规  

1. 生物识别信息的特殊风险 

技术合规要点:(1)原始数据删除:采集的人脸图像、指纹模板等应在身份验证后立即删除,仅保留特征值;(2)算法安全性:采用符合国密标准的加密算法(如SM2/SM4),避免模型被逆向破解。  

司法实践:某支付平台因存储用户原始人脸图像且未提供密码替代验证方式,被用户起诉侵犯隐私权,法院判决平台承担赔偿责任。

2. 医疗健康信息的分类分级 

分级标准:(1)一级(高敏感):艾滋病、精神疾病等易引发歧视的信息,需严格限制访问权限(仅主治医师可查看);(2)二级(中敏感):常规诊疗记录,需去标识化后用于临床研究(参考《GB/T 37964》)。  

行业案例:某互联网医院因未对患者HIV检测结果加密存储,导致数据泄露,被卫健委处以停业整顿并罚款200万元。 

3. 未成年人信息的“双重验证”机制 

年龄与监护人身份验证:(1)网络游戏、直播等场景需采用“实名认证+人脸识别”验证年龄;(2)监护人确认可通过“短信验证码+绑定银行卡”等交叉验证方式完成。  

合规创新:某社交平台推出“青少年模式”,默认关闭位置信息收集功能,并在家长端提供实时监控权限,符合“区分模式”要求。 

三、通用安全合规要求

1. 收集环节 

合法性要求:(1)禁止通过欺诈、诱骗、非法购买或技术手段自动爬取敏感信息;(2)不得为犯罪活动(如网络暴力、诈骗)收集或使用敏感信息。  

最小化要求:(1)仅收集业务功能必需的信息,分场景分项收集;(2)移动应用收集需符合GB/T 41391》。  

2. 告知与同意 

告知形式:需通过弹窗、短信、单独界面等显著方式告知后文内容:(1)处理者名称/姓名、联系方式;(2)处理目的、方式、种类、保存期限及对个人权益的影响;(3)权利行使途径(如查阅、删除)。  

同意要求:(1)单独同意需通过独立页面、勾选等明确动作;(2)书面同意需以纸质/电子形式(含签名或电子签章),模板见附录B;(3)公共场所安装图像采集设备的,需显著标识且信息仅限公共安全用途。  

3. 安全保护措施 

分类管理:建立敏感信息目录,定期更新;

技术措施:(1)加密存储与传输(符合国密标准);(2)默认去标识化显示,禁用复制、截屏功能;(3)生物识别原始数据应在处理后删除。  

权限控制:(1)最小化访问权限,细化至字段级;(2)关键岗位人员需背景审查,操作日志保存3年。  

应急机制:(1)建立风险监测及异常操作响应机制(如非工作时间频繁查询);(2)定期开展合规审计(参考《GB/T 39335》)。  

四、特殊场景下的合规要点

1. 生物识别信息 

(1)必须提供替代身份验证方式(如密码),不得默认生物识别;(2)原始生物特征数据(如图像、视频)需在实现目的后删除;(3)科学研究使用需书面同意。  

2. 宗教信仰信息 

(1)原则上禁止处理,宗教组织内部活动除外;(2)不得用于用户画像或个性化推荐。  

3. 医疗健康信息 

(1)按敏感程度分级管理(如艾滋病信息限主治医护访问);(2)临床研究需去标识化处理(参考《GB/T 37964》)。  

4. 金融账户信息 

(1)禁止留存非本机构的支付敏感信息(如银行卡密码);(2)交易页面、日志等场景需去标识化显示。  

5. 未成年人信息 

(1)收集需符合未成年人保护法规,验证年龄及监护人身份;(2)提供便捷的权利行使渠道(15个工作日内响应请求);(3)区分未成年人模式与成人模式的功能设计。  

五、企业合规体系建设建议

1. 制度层:制定敏感信息管理章程 

(1)明确各部门职责(如法务部审核同意流程、IT部实施加密措施);(2)建立“数据保护影响评估(DPIA)”机制,高风险业务上线前需通过内部合规评审。  

2. 执行层:全生命周期管控 

(1)收集阶段:采用“隐私计算”技术,实现数据“可用不可见”;(2)存储阶段:使用硬件安全模块(HSM)保护加密密钥,避免单点泄露;(3)销毁阶段:定期清理冗余数据,并通过覆写技术确保不可恢复。  

3. 应急层:风险预案与外部协作 

数据泄露响应:(1)72小时内向监管部门报告,同步通知受影响用户;(2)委托第三方取证机构固定证据,减少法律争议。  

跨境传输合规:(1)通过“安全评估+标准合同+认证”组合拳满足出境要求;(2)与境外接收方签订数据处理协议(DTA),明确安全责任。  

首发:微信公众号“民法商律”


版权声明:著作权归作者所有,如需转载,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,并注明作者信息及文章出处
发布:王文 编辑:点小读 责任编辑:点小读

还可以输入280个字 查看 《留言评论奖励规则》 发表评论

精选评论

(0)

公司决议下次,股东是否打赏的卡死了肯德基阿里

声音
  • 情感童声
  • 性感男声
  • 特别男声
  • 普通男声
  • 普通女声
语速
  • 0.7X
  • 1.0X
  • 1.5X
  • 2X
  • 3X
  • 4X
字号
  • 特大
  • 标准

作者

王文
  • 文章150
  • 读者39w
  • 关注16
  • 点赞323

上海市锦天城律师事务所  资深律师

工作语言:中文、日文、英文(读解)

王律师主要执业领域为人力资源、知识产权、公司治理、建筑工程与房地产、网络信息安全、金融、并购重组、争议解决等。涉及的行业包括医药、食品、房地产、钢铁、物流运输、服装、高新电子、金融类企业等。从事过教学、跨国公司法务并执业于上海市锦天城律师事务所,处理了众多诉讼与非诉讼案件。曾经并现担任多家国内外知名企业的法律顾问。

社会活动:

中华全国律师协会        会  员

马鞍市侨界青年委员会      会  员  (2018 - 2020年度)

上海财经大学      法律实务讲师(2018 - 2020年度)

我也要当作者

思想共享 知识变现

点赞

(1) 更多

常见问题

  • 1、“点读”是什么?

    点读是点睛网APP中的一款全民学法的人工智能(AI)新产品。它能“识字”和“朗读”,它使“读屏”变“听书”,解放读者的眼睛和颈椎。它使“讲课”变“写作”,解放讲师的时间和身心。

  • 2、“点读”的作者?

    在点睛网PC或APP端注册,登录点睛网PC端个人后台,点击“我的文章”,填写作者信息并上传文章。当第一篇文章通过编辑审核后,即成为点睛网的正式作者。

  • 3、“点读”的文章?

    作者在点睛网个人中心发布文章,编辑审核合格的才能呈现给读者。作者只能发布自己写的文章,不能发布或转发他人的文章。更不能发布有违法律法规、政府规定,或公序良俗、文明风尚、社会和谐等文章。

  • 4、“点读”的审核?

    作者文章上传后,编辑将在工作日最晚不超过24个小时、非工作日最晚不超过48个小时内完成审核。审核未通过的,说明理由。文章评论的审核,参照以上周期。

记课时

个信|刍议《数据安全技术敏感个人信息处理安全要求》

消费:30点币 现有:0点币 课时:0.21课时/9分钟
确定

您好,以下是重要提示:

本网服务属虚拟电子产品,通过第三方平台支付,退费程序复杂且成本畸高。所以, 一经购买成功,概不支持退费请您理解。谢谢!

支付成功

恭喜您记录课时成功!

继续听课 选择文章
记课时

个信|刍议《数据安全技术敏感个人信息处理安全要求》

消费:30点币 现有:0点币(点币余额不足,还需支付533点币) 课时:0.21课时/9分钟
充值

您好,以下是重要提示:

本网服务属虚拟电子产品,通过第三方平台支付,退费程序复杂且成本畸高。所以, 一经购买成功,概不支持退费请您理解。谢谢!

文章查重申诉
0 /1000
提交申诉
提交成功

我们会尽快处理您的申诉意见,
请注意查看处理结果。

确认