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随着新公司法对股东实缴资产的要求愈加严格,很多公司会选择以减少公司注册资本的方式来减轻股东出资压力。但若是公司正在涉诉期间,是否还能召开股东会决议,经过三分之二以上股东表决通过,减少公司注册资本呢?
经典案例
A公司成立于2020年6月18日,公司注册资本为1亿元。2021年9月2日,A公司与B公司签订《零件买卖合同》,约定A公司向B公司批量购买一批零件。后B公司依约发货,但A公司因资产不足无力付款,B公司遂诉至法院主张货款,法院于12月27日开庭审理。
2022年1月8日,A公司召开股东会,形成决议:同意公司注册资本由人民币1亿元减少到600万元。A公司于1月10日在当地日报上刊发了减资公告,但未通知B公司。3月31日,法院判决A公司应向B公司支付货款22万元,但执行时发现A公司无财产可供执行,遂裁定执行终结。B公司发现A公司在诉讼期间经历过减资,遂起诉A公司股东在其减资范围内对A公司债务承担连带清偿责任。
法院认为,A公司涉诉债权正在法院审理期间内,A公司若是减资,会有损害债权人B公司利益的可能性,故A公司减资应当通知B公司。A公司未按法定程序通知债权人,构成违法减资,并实际属于股东抽回出资,故判决A公司股东在违法减资范围内对A公司的22万元债务不能清偿的部分承担补充赔偿责任。
风险提示
公司在涉诉期间,即便该债权还未经法院确认,减资都会有损害债权人利益的可能性,若是不通知诉讼中的债权人,则属于违法减资。甚至会被法院认定为股东抽逃出资,股东需要在减资范围内对公司不能清偿的债务担责。
公司治理建议
公司应如何避免违法减资,导致股东需要担责的风险呢?我们建议:
1、评估诉讼期间减资必要性
减资操作应优先在企业运营稳定、债权债务关系清晰之时点进行。公司涉诉期间,减资行为易因时间节点敏感而被法院推定存在恶意逃避债务的嫌疑,进而引发股东担责风险。因此,应审慎衡量减资的迫切性,若非必要情形,建议待诉讼程序终结、债权债务关系明确后,再行推进减资事宜。
2、履行法定通知义务
公司作出减资决议后,须在10日通知已知债权人(包括涉诉案件中的对方当事人),并妥善留存邮件回执、签收记录等送达凭证。同时,须在30日内通过报纸或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发布减资公告。尤其注意,对于像案例中B公司这样涉诉中的债权人,也应当履行通知义务。
3、与债权人协商清偿或提供担保
在公司涉诉期间实行减资时,可主动与债权人展开沟通,就减资对债务履行的影响进行充分说明,积极争取债权人的理解与认可。对于有能力提前清偿的部分债务,可与债权人约定提前履行;若暂无法全额清偿,可通过提供资产抵押、股权质押、第三方保证等合法担保方式,保障债权人的后续求偿权。更多关于公司减资的问题,可参考我们之前发布的《减资决议已多数决通过,为何被判不成立?|公司法研》(作者微信公众号内查看)。【公司法研304】
首发:微信公众号“公司法研”
公司决议下次,股东是否打赏的卡死了肯德基阿里
北京盈科(上海)律师事务所 股权高级合伙人
公司法律事务部 盈科风险控制中心 主任
盈科规范发展委员会委员
【相关资质】
中级并购交易师
上市公司独立董事
上市公司董事会秘书
行动教育EMBA校长
证券从业资格
基金从业资格
【社会职务】
行动商学院《法律风险》课程主讲导师
工信部中小企业发展服务平台专家律师
普陀区归国华侨联合会委员
静安区中青年知识分子联谊委员
静安区公益法律服务志愿者
上海律师协会会员
盈科新阶层人士
【擅长领域】公司合规体系建设、公司设立与投资、公司治理、股权架构设计、股东控制权设计、股权激励、企业并购、破产清算、IPO上市、复杂、疑难公司诉讼案件等法律事务
我也要当作者思想共享 知识变现
点读是点睛网APP中的一款全民学法的人工智能(AI)新产品。它能“识字”和“朗读”,它使“读屏”变“听书”,解放读者的眼睛和颈椎。它使“讲课”变“写作”,解放讲师的时间和身心。
在点睛网PC或APP端注册,登录点睛网PC端个人后台,点击“我的文章”,填写作者信息并上传文章。当第一篇文章通过编辑审核后,即成为点睛网的正式作者。
作者在点睛网个人中心发布文章,编辑审核合格的才能呈现给读者。作者只能发布自己写的文章,不能发布或转发他人的文章。更不能发布有违法律法规、政府规定,或公序良俗、文明风尚、社会和谐等文章。
作者文章上传后,编辑将在工作日最晚不超过24个小时、非工作日最晚不超过48个小时内完成审核。审核未通过的,说明理由。文章评论的审核,参照以上周期。
本网服务属虚拟电子产品,通过第三方平台支付,退费程序复杂且成本畸高。所以, 一经购买成功,概不支持退费请您理解。谢谢!
本网服务属虚拟电子产品,通过第三方平台支付,退费程序复杂且成本畸高。所以, 一经购买成功,概不支持退费请您理解。谢谢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