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在刑事法律服务领域,有个现象特别扎眼:下限低得令人咋舌,上限却高到难以企及。
一、下限低:好像谁都能做
先聊聊下限低的事儿。
刑事业务的入行门槛,就是一个简单的律师执业证。
刚拿着律师证的新手,也能上手一些危险驾驶、盗窃、帮信案件。
刑事案件,尤其是简单小案,涉及的法律条文乍一看不难,普通人学一学,好像也能说个一二三。
这就让刑事业务的专业界限变得模糊,水平参差不齐的人都觉得能来分杯羹。
而且刑事业务收费弹性大,几百元一次的单次会见能接,几十上百万元的也有,这就导致一些人靠低价也能在这行混日子。
在小红薯上,常能看到有人单纯比价选律师,不看专业能力和办案经验,光看价格就匆忙委托。
二、信息差里的迷雾
信息差在刑事案件里也是个大问题。
刑事案件的办理流程、证据规则、法律适用这些,对普通当事人来说,就像一团迷雾。嫌疑人被拘在看守所,家属急得不行,却对案子内情一无所知。
律师本应是打破信息差的关键。
可现实中,有些律师收了钱却不办事。
有的会见时敷衍,随便问几句就了事,不深挖案件细节;有的对家属承诺得多,实际行动少,对案件进度不管不顾,让家属一直干着急。
之前有个当事人家属,委托律师后,满心期待律师积极推进案件、及时沟通,可律师除了开头说点程序上的套话,之后几个月对家属询问爱答不理,案件毫无进展消息,家属多次主动联系,律师才勉强回几句,根本没提供应有的专业服务,严重辜负当事人信任。
这种情况,也让一些人觉得刑事律师没什么用。
但实际上,好的刑事律师在案件里作用重大。
三、上限高:综合素养要求高
再看上限高,这体现在好多关键方面。
刑事案件里,有大量行为模式、办案特点等信息不公开。
像六合彩案件,它独特的玩法、组织层级、资金流转方式,不接触案件根本不清楚;收购珍贵濒危野生动物制品案件,交易渠道、中间人运作模式等,都是行业 “隐秘”。
律师只有了解清楚,才能抓住案件关键,制定有效辩护策略。
和公检法打交道的经验也很重要。
不同地区、不同办案人员办案风格和习惯不一样,律师得在合法合规前提下,和他们高效沟通,获取有利信息,这得长期积累经验,大大拉高了刑事律师职业上限。
刑事业务对理论知识要求特别高。
刑法条文看着固定,但对同一个词语、同一项法律规定,不同法律人基于不同理论背景和实践经验,理解可能大不一样。
比如刑法里 “非法占有目的” 这个关键构成要件,在不同经济犯罪案件里,学界和实务界认定标准就有很多争议。在合同诈骗案件中,判断行为人签订合同时有没有非法占有目的,是看行为表现、合同履行情况,还是资金流向等,不同理解导向不同裁判结果。
刑事业务对律师的经验要求高。
办案经验上,法检人员因为工作岗位特性,办案数量多,积累的经验远超刑事律师。
相比之下,刑事律师个体每年承接案件数量差异大,少的几件,多的几十件,而且案件类型复杂。这就让刑事律师积累丰富、高质量经验有很高门槛。
要成为优秀刑事律师,不仅得广泛接触各类刑事案件,还得深入剖析每个案件,总结经验教训。
简单的一句话,就是要通过办一个案件,弄懂一类案件。实现触类旁通。
像办涉黑涉恶案件,涉及人员多、组织结构复杂、犯罪事实多样,律师得梳理大量卷宗、会见多名嫌疑人、和不同办案机关沟通协调,积累应对复杂案件经验,包括从海量证据里筛选关键信息、制定有效辩护策略应对公诉机关指控等,这不是短时间能做到的,得长时间磨砺。
近年来,认罪认罚制度在刑事诉讼里全面推行,刑事律师得精准把握认罪认罚尺度和时机,既要让当事人清楚制度性质和法律后果,自愿认罪认罚,又得从专业角度判断是否符合当事人最大利益。
从犯罪结构看,我国犯罪结构有明显变化。
严重暴力犯罪持续减少,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轻罪案件人数占比上升,同时,知识产权犯罪、电信网络诈骗及关联犯罪等新业态新领域的新型犯罪也不断涌现。
犯罪结构变化,意味着刑事律师得不断更新知识储备,拓宽业务领域。
对于轻罪案件,要掌握特殊处理原则和办案方式,通过和解、调解化解社会矛盾,为当事人争取好结果;
对于新型犯罪,要深入研究相关领域专业知识,比如电信网络诈骗案件中,熟悉网络技术、电子证据知识,这样辩护才能有的放矢,增加了刑事律师达到职业上限的难度和挑战。
刑事辩护,需要极致专业、适度勇气和高度智慧。
极致专业,要求刑事律师对刑法及相关法律法规、司法解释、案例有扎实掌握,法律适用、证据分析、庭审应变能力都要过硬;
适度勇气,体现在面对公诉机关有罪指控,发现冤情时,敢于站出来,以扎实证据和严谨法律逻辑为当事人洗清冤屈,同时要把握好度,避免不必要风险;
高度智慧,则贯穿刑事辩护全程,从受理案件精准分析案件走向、制定合理辩护策略,到庭审中巧妙应对公诉人提问、质证,通过智慧削弱指控力度,争取有利量刑。
总之,刑事律师这个职业,看似门槛低,谁都能试试,但要想出类拔萃,达到上限高度,得付出超乎常人的努力。
说到底,刑事律师是个良心活、技术活、经验活。
不仅要跨越信息差带来的信任危机,攻克理论知识难关,突破积累办案经验的高门槛,还要在每个案件里,充分运用专业知识,展现适度勇气,发挥高度智慧,适应认罪认罚制度、犯罪结构变化等新情况。
首发:微信公众号“刑事辩护自留地”
公司决议下次,股东是否打赏的卡死了肯德基阿里
广东国智律师事务所律师,西南政法大学刑事诉讼法学硕士。办理过多起重大刑事案件,发表多篇刑事辩护方面专业文章。
主要业务方向:刑事辩护、企业合规与刑事风险防范、刑事控告
我也要当作者思想共享 知识变现
点读是点睛网APP中的一款全民学法的人工智能(AI)新产品。它能“识字”和“朗读”,它使“读屏”变“听书”,解放读者的眼睛和颈椎。它使“讲课”变“写作”,解放讲师的时间和身心。
在点睛网PC或APP端注册,登录点睛网PC端个人后台,点击“我的文章”,填写作者信息并上传文章。当第一篇文章通过编辑审核后,即成为点睛网的正式作者。
作者在点睛网个人中心发布文章,编辑审核合格的才能呈现给读者。作者只能发布自己写的文章,不能发布或转发他人的文章。更不能发布有违法律法规、政府规定,或公序良俗、文明风尚、社会和谐等文章。
作者文章上传后,编辑将在工作日最晚不超过24个小时、非工作日最晚不超过48个小时内完成审核。审核未通过的,说明理由。文章评论的审核,参照以上周期。
本网服务属虚拟电子产品,通过第三方平台支付,退费程序复杂且成本畸高。所以, 一经购买成功,概不支持退费请您理解。谢谢!
本网服务属虚拟电子产品,通过第三方平台支付,退费程序复杂且成本畸高。所以, 一经购买成功,概不支持退费请您理解。谢谢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