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做法律实务久了,常会听到同行讨论“客户为什么选我们”。有人说看胜诉率,有人说拼专业度,但接触过成百上千家企业客户后我发现:能让客户真正定心的,往往不只是案件结果,更是服务过程中的“确定性”。
最近遇到的两个案例,恰好印证了这一点。
一位合作多年的企业客户,闲聊时坦诚曾“找过别家律师”。别家律师虽然最终交付了合格的案件结果,但全程被动等待追问,既不主动提示风险节点,也不反馈工作进度。客户说:“就像把东西交给快递,查不到物流信息,直到签收都悬着心。”最终,他们还是回到了我们团队——并非因为别家结果不好,而是过程中的“失控感”,比偶尔的失误更让人不安。
另一个例子更典型:新接的一起劳动争议案,客户在仲裁阶段已经胜诉,却坚持要换律师代理一审。细问才知,仲裁时他提交了十几份证据,律师只用了其中3份,对于“为什么不用”“剩下的材料有何问题”,始终没有一句解释。“赢了官司心里却没底,总觉得是不是漏了什么。”客户的话,道出了很多企业的心声。
这两个案例指向同一个核心:企业客户要的不是“黑箱操作”式的服务,而是“透明可控”的过程。尤其对长期法律顾问业务而言,客户付费购买的不仅是律师的专业判断,更是对“法律事务能被妥善处理”的安心。这种安心从何而来?恰恰藏在那些看似琐碎的过程里:收到材料后及时回复“已查收”,制定方案时说明“为什么这么做”,关键节点前主动提醒“下一步要注意什么”,事毕后同步“结果如何、经验是什么”。
说到底,法律业务的过程管理,本质是“专业信任的可视化”。我们团队一直践行十六字方法论:“指示收到、任务明白、高效执行、周到完成”。
•“指示收到”是态度,让客户知道“你在心上”;
•“任务明白”是专业,通过复述需求确认理解无偏差;
•“高效执行”是能力,用清晰的时间节点推进工作;
•“周到完成”是责任,不仅交结果,更解释逻辑、提示后续。
律师的专业能力,或许需要长期合作才能完全感知,但过程中的细节,却能在第一次接触时就种下信任的种子。毕竟,客户找律师,是为了化解风险、解决问题,而一个让人“放心”的过程,本身就是最好的答案。
首发:微信公众号“秋韶明律”
公司决议下次,股东是否打赏的卡死了肯德基阿里
隆安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,上海仲裁委员会仲裁员,南京仲裁委员会仲裁员、铜陵仲裁委员会仲裁员、华东政法大学民商法学硕士
仇律师执业近20年,长期为众多世界知名跨国公司、国企以及众多民营企业提供商业法律服务,执业领域涵盖事务处理战略咨询、民商事争议解决(诉讼、仲裁)、危机管理、企业法律顾问、海外直接投资(ODI)与合规、经济犯罪控告与辩护等,处理过大量的案件,尤其擅长疑难复杂商事争议解决(诉讼证据挖掘、战略规划、策略制定与战术实施),具有高超的商业谈判与问题解决技能,深受企业的欢迎和好评。
思想共享 知识变现
点读是点睛网APP中的一款全民学法的人工智能(AI)新产品。它能“识字”和“朗读”,它使“读屏”变“听书”,解放读者的眼睛和颈椎。它使“讲课”变“写作”,解放讲师的时间和身心。
在点睛网PC或APP端注册,登录点睛网PC端个人后台,点击“我的文章”,填写作者信息并上传文章。当第一篇文章通过编辑审核后,即成为点睛网的正式作者。
作者在点睛网个人中心发布文章,编辑审核合格的才能呈现给读者。作者只能发布自己写的文章,不能发布或转发他人的文章。更不能发布有违法律法规、政府规定,或公序良俗、文明风尚、社会和谐等文章。
作者文章上传后,编辑将在工作日最晚不超过24个小时、非工作日最晚不超过48个小时内完成审核。审核未通过的,说明理由。文章评论的审核,参照以上周期。
本网服务属虚拟电子产品,通过第三方平台支付,退费程序复杂且成本畸高。所以, 一经购买成功,概不支持退费请您理解。谢谢!
本网服务属虚拟电子产品,通过第三方平台支付,退费程序复杂且成本畸高。所以, 一经购买成功,概不支持退费请您理解。谢谢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