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有罪无罪的认定权专属于人民法院,人民法院也应经过审判程序才能作出有罪判决,其他任何机构无权作出有罪认定。检察院的相对不起诉,不能因此认定嫌疑人构成犯罪,更不应影响一个人的前途,比如考公、找工作、政审等。
烟火律师对以上表格内容进行详细解读:
相对不起诉,也叫“酌定不起诉”,是检察院在审查起诉阶段作出的决定。简单说,就是检察院认为案件情节轻微,没必要送到法院审判,直接终结程序。
法律依据是《刑事诉讼法》第177条第2款,体现的是检察院的“起诉裁量权”——不是说嫌疑人没犯错,而是犯错的程度较轻,没必要走审判流程。
相对不起诉需要满足三个条件:
•行为确实构成了犯罪(符合法律上的犯罪构成);
•犯罪情节轻微(比如社会危害性小、主观恶性低等);
•依照《刑法》规定不需要判处刑罚或可以免除刑罚(比如有自首、立功、从犯等法定情节)。
•无犯罪记录:这是最关键的!检察院的相对不起诉决定,不会认定嫌疑人有罪,因为检察院无权作有罪认定,所以不会留下“案底”,在法律上相当于“没犯罪”。
•程序结束:案件到检察院就为止了,不会进入法院审判环节。
•可能有“非刑罚处罚”:检察院可能会对嫌疑人进行训诫、责令悔过、赔礼道歉,建议行政机关给予行政处罚或者行政处分等。
免于刑事处罚判决是法院经过开庭审理后,作出“有罪判决”。这意味着犯罪嫌疑人的行为确实构成了犯罪,但因为情节轻微等原因,不用判处刑罚。
法律依据是《刑法》第37条及其他具体的免除处罚条款,本质是法院对案件的“实体裁判”。
•行为已经被法院认定为犯罪(构成犯罪是前提);
•符合法定的免刑情节(比如犯罪情节轻微、自首且犯罪较轻、有重大立功等)。
•有犯罪记录:法院明确宣告“有罪”,嫌疑人会留下犯罪记录(前科),这个“案底”会影响政审、考公、参军、职业资格等。
•程序结束:案件经过法院审判后终结。
•可能有“非刑罚处罚”:和检察院类似,法院也可能对嫌疑人进行训诫、责令悔过、赔偿损失等。
举个例子:同样是轻微受贿,若检察院相对不起诉,公务员可能保住公职;若法院判免刑,根据《公务员法》可能被开除。
•相对不起诉:无犯罪记录,没“案底”;
•免刑判决:有犯罪记录,有“案底”。
•相对不起诉:检察院在“审查起诉阶段”作出,主动终结案件,不送法院审判;
•免刑判决:法院在“审判阶段”作出,必须经过开庭审理。
◦对相对不起诉不服:被不起诉人可向检察院申诉,被害人可申诉或直接到法院自诉;
◦对免刑判决不服:被告人可上诉,检察院可抗诉。
烟火律师认为,检察院“相对不起诉”是程序上不追究,法律上不算犯罪,没案底;法院“免刑判决”是实体上认定有罪,只是不判刑,但有案底。二者看似都不用判刑,但背后的法律意义天差地别,直接关系到嫌疑人的前途和生活。
不可不察。
首发:微信公众号“烟火律师”
公司决议下次,股东是否打赏的卡死了肯德基阿里
四川发现律师事务所专职律师
毕业于四川大学法律系法学专业,毕业后进入武警四川消防总队,从事防火工作20余年。历任防火参谋、法制科长、防火处副处长、消防大队大队长、教导员,消防工程师,技术八级,上校警衔,两次荣立三等功
一级注册消防工程师,四川省消防救援总队聘为四川省社会化消防工作专家库专家,成都市消防救援支队消防安全专家
聂传红律师现主要从事民商事案件研究和代理、执行案件办理、刑事辩护,从事消防法制研究和涉消案件代理,办理上百件交通事故案件,具有丰富的办案经验
亲自运营“烟火律师”公众号、头条号和百家号,发表原创文章100多篇,致力于公益法律宣传,解答法律咨询
我也要当作者思想共享 知识变现
点读是点睛网APP中的一款全民学法的人工智能(AI)新产品。它能“识字”和“朗读”,它使“读屏”变“听书”,解放读者的眼睛和颈椎。它使“讲课”变“写作”,解放讲师的时间和身心。
在点睛网PC或APP端注册,登录点睛网PC端个人后台,点击“我的文章”,填写作者信息并上传文章。当第一篇文章通过编辑审核后,即成为点睛网的正式作者。
作者在点睛网个人中心发布文章,编辑审核合格的才能呈现给读者。作者只能发布自己写的文章,不能发布或转发他人的文章。更不能发布有违法律法规、政府规定,或公序良俗、文明风尚、社会和谐等文章。
作者文章上传后,编辑将在工作日最晚不超过24个小时、非工作日最晚不超过48个小时内完成审核。审核未通过的,说明理由。文章评论的审核,参照以上周期。
本网服务属虚拟电子产品,通过第三方平台支付,退费程序复杂且成本畸高。所以, 一经购买成功,概不支持退费请您理解。谢谢!
本网服务属虚拟电子产品,通过第三方平台支付,退费程序复杂且成本畸高。所以, 一经购买成功,概不支持退费请您理解。谢谢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