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在诉讼与仲裁程序中,书面答辩状绝非简单的“程序性文件”,而是影响裁判者认知、把控案件走向的关键工具。结合多年庭审实战经验,针对答辩状的核心问题,分享几点实操建议:
不少当事人认为“庭审口述就行,没必要写答辩状”,这种想法存在明显误区。书面答辩状是对对方诉求的“正式回应载体”,能将己方抗辩逻辑系统化、条理化——裁判者(法官/仲裁员)面对多起案件,很难仅凭庭审几十分钟的口述记住所有细节,而书面答辩状可作为“留存依据”,让核心观点不被遗漏。尤其在案件事实复杂、法律争议点多的场景下,一份清晰的答辩状,能帮裁判者快速厘清争议焦点,本质是为己方争取“观点被重视”的机会。
实务中,我通常建议在开庭当天、庭审开始前提交书面答辩状,而非提前数天递交。案件特别复杂的情况除外,核心原因有三:
•贴合裁判者“庭审认知节奏”:开庭时提交,裁判者可一边听双方庭审陈述、质证,一边对照答辩状内容,将书面观点与现场事实印证,更易理解己方抗辩逻辑。若提前提交,答辩状可能被其他案件材料覆盖,待开庭时裁判者已对内容记忆模糊,反而达不到预期效果。
•仲裁案件中“强化己方立场”:仲裁程序中,己方选定的仲裁员需充分掌握己方观点以平衡审理,开庭时提交答辩状,可让选定仲裁员在庭审现场结合证据细节、对方表述,更深入地研究己方立场,避免因提前提交导致观点与庭审动态脱节。
•保留“策略调整空间”:庭审前,对方可能补充证据、变更诉讼请求,甚至通过证据交换暴露新的争议点。开庭时提交答辩状,可根据最新情况调整抗辩重点,避免因提前固定内容导致后续被动——比如对方临时变更利息计算基数,若已提前提交答辩状,可能需要当庭修改,反而影响表述的严谨性。
答辩状的核心目标是“传递有效信息、规避潜在风险”,具体需从“性质把控”与“内容设计”两方面入手:
答辩状不是“事实陈述清单”,而是“抗辩武器”,必须严格过滤对己方不利的内容:
•不承认“无证据支撑的事实”:比如对方主张“我方未按约付款”,若己方有付款凭证但暂未整理完毕,绝不能在答辩状中写“我方确有部分款项未付”,而应表述为“对方主张的未付款事实无证据佐证,我方已按合同约定履行付款义务,具体详见庭审提交的付款凭证”。
•不提及“与抗辩无关的负面信息”:比如己方曾因其他项目被起诉,即便与本案无关,也不应在答辩状中提及,避免裁判者产生不必要的负面联想。
•对“不确定的法律适用问题”不随意表态:比如对“违约金是否过高”的认定,若暂未研究清楚相关司法解释,可表述为“对方主张的违约金标准明显高于其实际损失,恳请法院/仲裁庭依法调减”,而非纠结于“具体应按LPR的几倍计算”,避免因表述不当限制后续抗辩空间。
答辩状不是“长篇大论的法律文书”,而是“让裁判者快速抓重点的工具”,篇幅建议控制在2-3页内,结构清晰、语言精炼:
•结构上:开篇明确“针对XX案件(案号:XXX)的答辩意见”,正文分点阐述核心抗辩理由(如“一、本案已过诉讼时效;二、对方未履行先合同义务,我方有权拒绝付款”),每个要点下用1-2句话说明依据(事实依据+法律依据),结尾简要总结“恳请驳回对方全部/部分诉讼请求”。
•细节上:涉及“定量争议”的答辩,必须做到“观点明确、依据充分、计算精准”——这是实务中最容易被忽视,也最能体现抗辩专业性的地方。
例如针对“利息计算争议”,不能简单写“对方主张的利息计算方式错误”,而应明确:
a.观点:“对方按贷款利率(LPR的1.5倍)计算利息无合同依据,本案应按存款利率(一年期定期存款利率1.5%)计算”;
b.依据:“根据涉案合同第3条约定,‘逾期付款利息按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同期存款利率计算’,而非贷款利率;同时,参照《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》第二十五条,利息计算标准需以合同约定为优先依据”;
c.结果:“以未付款金额100万元为基数,自2023年1月1日(逾期之日)至2024年1月1日,按1.5%年利率计算,利息应为1.5万元(具体计算过程:100万元×1.5%×1年=1.5万元),而非对方主张的7.5万元(按LPR1.5倍计算)”。
这种“观点+依据+计算结果”的定量答辩方式,能让裁判者直观看到己方主张的合理性,避免因表述模糊导致观点不被采纳。
除内容外,形式上的严谨性同样影响裁判者的第一印象:
•使用规范纸张(A4纸),字体为宋体小四,段落间距1.5倍,便于阅读;
•关键法律依据标注具体条款(如“《民法典》第五百七十七条”而非“根据相关法律规定”);
•涉及计算的部分,可附简单的计算表格(如利息计算表),让数据更清晰。
总之,书面答辩状的核心是“精准传递观点、有效规避风险”,提交时机选对、内容设计到位,才能在庭审中占据主动,为案件结果加分。
首发:微信公众号“秋韶明律”
公司决议下次,股东是否打赏的卡死了肯德基阿里
隆安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,上海仲裁委员会仲裁员,南京仲裁委员会仲裁员、铜陵仲裁委员会仲裁员、华东政法大学民商法学硕士
仇律师执业近20年,长期为众多世界知名跨国公司、国企以及众多民营企业提供商业法律服务,执业领域涵盖事务处理战略咨询、民商事争议解决(诉讼、仲裁)、危机管理、企业法律顾问、海外直接投资(ODI)与合规、经济犯罪控告与辩护等,处理过大量的案件,尤其擅长疑难复杂商事争议解决(诉讼证据挖掘、战略规划、策略制定与战术实施),具有高超的商业谈判与问题解决技能,深受企业的欢迎和好评。
思想共享 知识变现
点读是点睛网APP中的一款全民学法的人工智能(AI)新产品。它能“识字”和“朗读”,它使“读屏”变“听书”,解放读者的眼睛和颈椎。它使“讲课”变“写作”,解放讲师的时间和身心。
在点睛网PC或APP端注册,登录点睛网PC端个人后台,点击“我的文章”,填写作者信息并上传文章。当第一篇文章通过编辑审核后,即成为点睛网的正式作者。
作者在点睛网个人中心发布文章,编辑审核合格的才能呈现给读者。作者只能发布自己写的文章,不能发布或转发他人的文章。更不能发布有违法律法规、政府规定,或公序良俗、文明风尚、社会和谐等文章。
作者文章上传后,编辑将在工作日最晚不超过24个小时、非工作日最晚不超过48个小时内完成审核。审核未通过的,说明理由。文章评论的审核,参照以上周期。
本网服务属虚拟电子产品,通过第三方平台支付,退费程序复杂且成本畸高。所以, 一经购买成功,概不支持退费请您理解。谢谢!
本网服务属虚拟电子产品,通过第三方平台支付,退费程序复杂且成本畸高。所以, 一经购买成功,概不支持退费请您理解。谢谢!